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217|回复: 0

10年后,机器人数量或将超过人类

[复制链接]

259

主题

3

回帖

996

积分

高级会员

积分
996
发表于 2025-3-28 09:00:5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通向AGI,要分三步走
让机器人服务人类社会的各个场景,是一场颠覆式的革命。主流观点认为,实现“通用人工智能”(AGI),使人工智能系统达到与人类相媲美的能力并通过图灵测试,是人类走向全面智能的可行路径。但许多研究者认为,要实现AGI,还要数十年甚至数个世纪的时间。
在张亚勤看来,目前各方对AGI的定义并不相同,而他对AGI的定义是:“在绝大多数任务上,超越绝大多数人。”这一绝大多数的比例是在95%以上,实现这一目标需要15至20年时间,主要分为3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以大模型为代表的信息智能,它在对话、生产图片和视频等能力上要达到人类水平,需要5年左右来实现;第二阶段是以具身智能、人形机器人为代表的物理智能,需要10年左右来实现;第三阶段是以脑机接口为代表的生物智能,实现大模型与生物体连结,距今需要约15到20年,届时生物智能也将通过图灵测试。
而要实现这些技术,算力、数据和算法是三大基础要素。其中,“算法是核心,决定着AI技术能否真正创造出赋能应用的价值,以及能创造多大的价值。”张亚勤说,如今AI已经在许多任务处理领域取得了接近甚至超越人类平均水平的成绩。
AI将开启第四次工业革命?
近日,张亚勤根据自己过去10年的研究,写了一本书,名为《智能涌现——AI时代的思考与探索》。他在书中写道:“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启动方式,一定是与此前的科学进步和产业进化一脉相承的。如今,符合这一规律且能承载更多重任的技术就是AI。”
在产业应用中证实自身价值是评判技术能力的关键标准。在张亚勤看来,AI是钥匙,我们开启了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大门。接下来的重点是如何将AI能力投射到千行百业,即“AI+X”。例如,在自动驾驶领域,“我们的终点很明确——真正的自动、无人驾驶;挑战更是一目了然——安全。”张亚勤说,尚不清晰的是通往终点的路径、战胜困难与挑战的方式。“在面对未知且多变的技术变革风暴时,只有聚合学术界、科研界、产业界的资源,才能释放出决定性、创造性的能量。”
在张亚勤看来,“前三次工业革命,中国都是跟随者或旁观者。到了由AI主导的第四次工业革命,中国有机会成为领军者。”
他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这得益于中国的整体国力强、人才充沛以及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好。他举例说,“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中国在技术和商业模式上起初是参照美国,但后期发展已经明显优于美国,无论是在规模、用户体验还是移动支付等方面。美国下载量排名靠前的应用程序里,很多都来自中国。”
“AI隔离”是当前重大风险
今年博鳌亚洲论坛年会举行了主题为“AI:如何做到应用与治理的平衡推进”分论坛,讨论了如何全面和科学地评估人工智能给人类带来的潜在影响和风险,以形成普遍的国际共识;如何加强能力建设让所有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充分参与到人工智能治理进程中来、实现科技正义等话题。
“人工智能扮演的角色越重要,风险也就越高。”张亚勤告诉《环球时报》记者,随着前沿大模型快速迭代,与之相伴的潜在风险也在不断积累,包括深度伪造、“幻觉”、传播有害信息等。他提到,“从现在开始,我们就应该像对待核武器那样高度重视AI风险。”
当被问及“当前AI发展的最大风险是什么”时,张亚勤提到了“AI隔离”一词。他说,“如果世界人工智能发展形成不同体系,各自为孤岛,这对各方的发展都会不利。过去全球的技术发展和经济增长归功于全球化,尽管有不可避免的竞争,但并不激烈,如果有些国家用地缘政治手段在AI领域进行分化,那么就是最大的风险。”张亚勤表示,在这一方面,中国一直保持开放合作心态。至于技术上的风险,张亚勤认为,“这些都是可以克服的问题。”
全球人工智能的发展鸿沟正在扩大,这是否会导致10年后先进的机器人只集中在个别人工智能大国,由此造成的生产力差距也会日益扩大?“最初阶段必然有人在领跑,目前来看是中美。但当这项技术到了成熟阶段,价格必然会下降,就算在人工智能不发达的国家也会普及。”张亚勤举例说,2005年,MIT媒体实验室联合创始人尼葛洛庞帝计划要打造人人都用得起的笔记本电脑,后来人们发现,电脑的价格随着技术的进步自然就会下降。“虽然各国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发展阶段不同,但技术会走向平民化、普惠化,DeepSeek等大模型技术的开源正在让这种情况成为现实。”
张亚勤在受访时还提到,亚洲的人工智能发展与中国息息相关,“中国在AI领域会是一个‘带头者’,会与亚洲一同发展,包括那些在前沿技术上还相对闭塞的国家。”张亚勤举例说,韩国在“高带宽存储”方面技术领先,这是一项发展AI大模型的关键技术。因此,亚洲各国要团结起来共同发展AI。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2024©惠兆民生活网©2025 电话:0555-8285898 ( 皖ICP备2024034147号|皖公网安备34050402000613号 )

GMT+8, 2025-5-19 02:10 , Processed in 0.027312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